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主页>历史>成果信息> 详细内容

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22题评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3-0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22题评析

 

                                                 冯荣国

 

2011年江苏高考第22题(以下简称本题)是一道材料解析与论证题。试题首先提供了题序: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在此基础上,试题呈现了三段文字材料:第一段引自1932年初版《开明国语课本》,叙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婆婆,其纺纱所得收益,由于内外因素,与她年轻时从事纺织业时已不能相比;第二段引自蒋梦麟的《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介绍作者家乡余姚的两种社会现象,一是“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二是近代纺织业对家乡妇女思想、生活等方面的种种影响;第三段引自民国二十六年版的《川沙县志》,介绍了“洋纱盛行”对当地妇女社会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影响。最后提出三个问题: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从材料和问题可以看出,本题是通过近代时期普通民众的经济、社会生活变化,折射出民国时期近代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加剧。该题充分体现了江苏高考历史卷的特点,具体而言:

 

    第一,从史学观念看,本题是以社会史观为命题指导思想。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等,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1]]江苏自2008年开始新课程高考以来,每年都有以社会史观命制的试题,本题继承了三年以来江苏卷固有的命题思路。如:

 























年份

选择题

非选择题

2008

6.《教会新报》题

21.瓦肆题

2009

18.罗斯福新政兴办公共工程题

22.近现代婚姻观念题

2010

9.晚清婚俗变化题

 

2011

7.西式帽广告题;

15.罗斯福“炉边谈话”题

22.传统经济社会结构转型题

 

 

 

 

 

 

 

   第二,从考查目标看,本题较好地体现了课程三维目标。本题三问,环环相扣,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能力要求、思维力度逐步提高。第一问,侧重考查考生对“近代经济结构变动”这一学科基本知识掌握的准确程度,考生通过概括材料“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等信息,再结合课本知识,可较容易的得出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内外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这实际上已涉及到本题题序所说的“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和“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在经济上的重要表现。近代经济结构变动、“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这实际上就是考生在第二问中需要回答的内容。本问着重考查考生阅读、提炼、分析、综合和概括材料信息的学科基本能力,考生分别提炼三段材料的有效信息并适当归类、概括,即可得出在自然经济瓦解过程中乡民们‘经济、思想、社会风俗等方面“迷惘和阵痛”的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新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日下的感慨。”一方面,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中国出现“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另一方面,社会问题突出,我们应怎样看待这一时期的历史变化呢?至此,命题者在引导考生了解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史实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现象的基础上,将考生的思维引向了更高层次:必须全面理解和认识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变迁,即“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

 

陈旭麓先生的观点较为明确,即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不仅给社会带来苦难和消极影响,更促使新生产方式的诞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和标志。命题者并没有提供本问的参考答案。要根据设问较好地论证这一观点,关键是考生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地看问题、史论结合等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在此前提下,先指明陈旭麓先生的观点,再将自己所学知识及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史实和现象进行分类,进一步揭示其实质,作为论据,加以分别说明。如:

 












       

                

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给社会带来苦难

列强经济侵略,人民遭受剥削,收入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造成社会动荡;精神空虚、世风日下等。

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使新生产方式诞生,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自然经济解体为民族工业的诞生、发展提供劳动力和市场条件;促使中国融入世界发展潮流;推动社会政治体制、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

 

    可见,本问不仅考查了考生的逻辑思维、综合分析、评论历史观点和语言表达等诸多能力,更考查了考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同时,考生通过对本问的回答,也能陶冶自己的情操,对现实社会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因为,当今社会,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也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突出,矛盾众多,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社会在进步、在发展,这是主流,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借鉴该问,学生会对当代社会问题得到更理性的认识。

 

“课程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本题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第三,从命题风格看,本题继承了江苏新课程高考历史命题的基本特征:依托基础、注重能力,稳中有变、继承创新。如前所述,本题三问层层递进,要求逐步提高,其中第三问,实际上是必须按要求写作一篇简短的史学小论文。这是今年江苏历史高考在题型上的创新之处。其创新,主要表现在:一是考查目标具有综合性。本问以考查考生的知识与能力为依托,突出考查考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同时合理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这在此前三年的高考卷中是不多见的。二是设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根据要求,要寻找论据证明陈旭麓先生的观点,论据在材料中和所学知识里,不是唯一的,因此,本问的参考答案与传统意义上的参考答案有较大的区别;但这种开放又是有限度的,因为试题提供的观点体现了辩证法,是正确的,即论证的观点具有唯一性,没有选择的余地。与此相联系,阅卷评分需要进行重大改革,必须由传统的采点给分变为采意给分或采用SOLO的评分方式。三是设问体现了探究性。考生解答本问,需要明确观点,找到论据,史论结合,这需要考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探究精神。

 

 2011年江苏高考第22题为什么会具有上述特点?

 

从历史学科特点看,首先,进入新时期特别是近20多年以来,我国的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史学理论方面,学者们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批判地审视当代国际史学观点,完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史学观,提出了现代化理论、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这些史观,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以此为依据编写的课标教科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在高考试卷以高校教师为主体而命制的今天,高考试卷必然会渗透史学研究的新观念、新成果,体现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学术思路。其次,历史学科具有求实特性,“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2]]因此,对历史学科而言,历史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在高考的测试目标中,知识与能力并重,重视过程与方法,这既是课标的要求,也是历史学科本身特点的体现。反映在现实中,“学生的学科能力是在学习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在高考命题时,命题者则遵循依托教科书的基本原则,从而使高考试题与教科书之间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即试题以教科书中的基本史实作为全体考生水平的起点,通过提供新材料、新情景,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从而使答案“有思维力度,也有一定难度”。高考与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形成良性互动,决定了高考试题必须在考查基础知识过程中实现对学科能力、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再次,历史学科属于人文学科,必须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2]因此,高考试题不可避免地“以能力主导,兼顾三维目标、综合素质的立意。”[3]

 

从课程改革的需要看,首先,历史学习“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体现社会史观的诸多内容,符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高考试卷中适当体现这方面内容,有利于引导高中历史教学选择更加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和社会需要的教学内容。其次,江苏历史课程改革迄今已有六年多,当今,课程理念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认同,但是,这些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践行是大打折扣的,“教教材”、“满堂灌”、“背多分”等现象,仍是大行其道,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出现了“瓶颈”。正因为如此,江苏高考正发挥着反拨历史教学、引领课改的功能,2009年的“近现代婚姻观念变化”题、2010年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题就是说明。2011年,命题者继续探索、创新,对去年全国新课程高考第40题作了积极回应。虽然本题的开放程度还不如去年全国新课程高考第40题,但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命题者利用江苏高考推动课程改革的决心,也可看到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切合实际、小步改革、稳步推进。

 

总之,本题继承了江苏高考历史卷平实、大气、清新、活泼的风格,又不断开拓创新,它启示我们:在教学环节,要关注、渗透史学研究新成果,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切实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在评价环节,要突破旧传统,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真正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功能。本题必将引领我们突破历史课程改革的“瓶颈”,使江苏历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http://wenku.baidu.com/view/bc9f9aa4f524ccbff121848f.html


[2]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月版


3 参见刘克明《试论高考命题与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依存关系》,《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012


 

                      ( 作者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226001 )

通信方式:

   电话:13912287385

   电子信箱:ntfrg@126.com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