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主页>历史>资料信息> 详细内容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必修一]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3-0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必修一]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1.1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A

 

1.1.2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历史作用和特点     B

 

1. 分封制

 

内容:①又称___________ ,周王将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宗族姻亲和功臣,广建封国,拱卫王室。___________是分封的主体。

 

②诸侯还要对下属进行分封,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等级序列。

 

特点:①周王是“天下共主”。    ②臣属关系明确。   ③层层分封,等级分明。

 

作用:巩固________________ 、扩大________________

 

2. 宗法制

 

目的:为了加强_________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______________(原则)。 特点:血缘纽带同 __________紧密结合。

 

作用:防止____________,强化________,稳定统治。

 

1.1.3始皇帝的来历与皇权的至高无上 A

 

1. 始皇帝的来历: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定尊号为“皇帝”,自称___________

 

2.皇权的至高无上:①首创_________制度; 皇帝总揽司法、立法、行政、军事一切大权,任命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官员。

 

1.1.4秦朝中央官制与郡县制的内容及作用 B

 

1.中央官制:在中央,设_______________。三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能:_________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_______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_______百官;________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三公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2.地方行政制度:___________

 

内容:郡县长官由_________直接任免。

 

作用:直接有效控制________政权,稳定巩固________政权。

 

1.1.5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B

 

巩固了统治,彻底打破______________,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1.1.6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作用 C

 

1.背景:汉初,_______________威胁中央集权

 

2.目的:为削弱____________(直接目的),加强中央集权(根本目的)。

 

3.措施:实行“__________”,解决王国问题。

 

4.作用:加强了____________,巩固___________的局面。

 

1.1.7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B

 

1. 职能:三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称。_______负责起草诏令,________负责封驳审议,_________负责执行。

 

2.作用:(1)三省分工明确,提高效率;

 

(2)分割了_______,加强了________

 

 

 

1.1.8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 B

 

1.明朝的内阁

 

(1)明太祖:①废_______,亲自掌管六部,标志着_________发展到新的高度。

 

②设_____________,以备顾问,不参与决策。

 

(2)_________:设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有票拟权。

 

2.清朝的军机处

 

1)设立:清________年间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

 

(2)特点:军机大臣__________,军国大事由_______一人裁决。

 

(3)作用:提高了_________,加强_________,标志着_______制度发展到顶峰。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第二单元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2.1从1840到1901年列强侵华的史实 A

 

1.鸦片战争18401842

 

(1)背景:

 

①根本原因: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开拓海外_________、掠夺________

 

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高潮:1839,林则徐领导___________

 

(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南京条约》内容

危害

 

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领土主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五处为通商口岸

_________门户大开

破坏______主权

中英协定关税

破坏______主权

附件

列强取得领事裁判权

破坏_______主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便利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成为列强建立租界的借口

 

3)影响:__________________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爆发原因:为扩大__________,进一步打开___________

 

2)过程1860年,________联军火烧圆明园。

 

3)战争的结果:签订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条约内容及危害:①增开十一处通商口岸,开始深入内地的是________

 

                 ②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破坏了___________权。

 

(5)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原因:日本实行___________的政策。

 

2)过程:①爆发:1894年,日本在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挑起战争。

 

           黄海海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

 

3)《马关条约》及其危害:①开放_______等地为新的通商口岸——列强势力深入内地;②允许日本在华设厂——严重阻碍______________发展

 

(4)影响:列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1)过程:为镇压_________运动,1900年战争爆发→1901年签订《________》。

 

(2)影响:巨额赔款加深人民苦难;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的境地。

 

1.2.2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 A

 

1.虎门销烟的意义: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志。    

 

2.反割台斗争:清军驻台将领刘永福率领将士浴血奋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

 

3.义和团运动:_______年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体现___________的性质

 

意义:体现了反侵略的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1.2.3侵华日军的罪行A

 

烧杀淫掠,无恶不作,193712月制造了________等无数惨案,犯下滔天罪行。

 

1.2.4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主要史实及意义B(见抗日战争)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3.1太平天国的主要史实 A(1851-1864)

 

1.原因:(1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

 

(2)_________创立“拜上帝会”,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

 

2.兴起:1851年________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定都______1853年,改为天京——与清廷对峙;为拱卫天京,进行北伐、西征

 

4.政权建设:颁布《________________》:

 

 (1)内容:______________,产品归公(圣库制)

 

(2)评价: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__________________的强烈愿望,具有革命性;

 

但其绝对平均主义的主张,又具有空想性。

 

5由盛转衰:天京事变1856

 

6洪仁玕提出____________》:中国最早的_______________方案,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所以并没有真正实行。

 

7.运动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1.3.3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   A

 

1、背景:

 

(1)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2)清政府试图以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

 

(3)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准备。

 

①组织上:A.成立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年 檀香山

 

B.成立______——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年东京

 

a.机关刊物:《民报》

 

b.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②军事上:1911年4月,黄兴等人发动的______________起义最为著名。

 

2.过程:________首义_______年10月10日

 

3.成果:(1)建立______________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

 

 (2)帝制终结: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统治结束

 

(3)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1912年3

 

①内容: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__________的思想原则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等自由——体现_________

 

②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1.3.4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C

 

1.性质:是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政治上:推翻_______________,创建亚洲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想上:使_______________深入人心。

 

1.3.5五四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C

 

1.导火线:中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_________年5月4日 ,北京各校学生汇集天安门广场, 高呼“外争________,内惩_______”等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_____________的性质);学生的爱国行动引起各界广泛响应_________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也转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

 

3.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拒签和约

 

4.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2)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传播

 

(3)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

 

1.3.6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

 

1.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_______年7月23日在_______秘密召开,确定党的名称、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选举______为中央局书记。

 

2.意义:宣告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 A

 

1.国民革命运动时期(19241927

 

(1)兴起:_______年1月,______________通过宣言,标志着_______________正式形成,以反对__________________为目标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2)高潮: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________

 

(3)失败:_______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1_______起义:①概况:_______81周恩来、贺龙等领导

 

②意义:打响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始。

 

2)八七会议:确定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动派的总方针。

 

3)井冈山道路:1927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遭遇挫折后,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向农村进军10月,创建___________________走出符合中国国情的_______________(即:以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

 

4)红军长征(1934-1936)

 

①原因:A.主要原因:王明的“左”倾错误

 

B.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②过程:A.遵义会议: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确立了_________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

 

B.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1935年10月

 

[1.2.4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主要史实及意义 B]

 

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1局部抗战:1931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

 

(2)全民族抗战: 1937年7月7日本制造________事变,是全面抗战的开始。

 

①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A._________: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

 

B.徐州会战:李宗仁指挥取得________________

 

C.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抗日战争进入_______阶段(1938年10月)

 

②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1937年8月下旬,八路军、新四军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_____,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3)胜利:________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4)历史意义:

 

①国内:百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争;

 

②世界:是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

 

4.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①重庆谈判:1945年8月,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进行谈判,双方签署《_________》,确立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

 

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在重庆举行,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2)全面内战爆发:_____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等各解放区,到1947年2月被粉碎;1947年春,策略改变为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

 

(3)战略反攻:_____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________,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4)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相继取得______战役(解放了全东北)、淮海战役、________战役(解放了北平和天津,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地区)的胜利,国民党精锐主力基本被消灭

 

(5)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19494月21日发起—4月23日解放_______,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1.3.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C

 

1.国内意义:标志着中国百年屈辱、分裂历史的结束;新中国即将成立;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2.世界意义: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鼓舞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

 

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

 

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

 

1.筹建:______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的作用,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

 

1.4.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建立:___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性质:________________的宪法,体现_________________原则)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建立: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

 

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之后,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2)新阶段: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3)进一步完善: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4.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1)国情: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目的:为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民族自治区的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最早)、西藏自治区(最晚)等五个

 

1.4.4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B

 

 ___       ___制度、多党合作和__      __制度、___      __制度。

 

1.4.6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A

 

1.文革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2.颁布《____________》,逐步建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_________________制度进一步普及,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1.4.8“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B

 

1.“一国两制”的理论

 

(1)1981年,叶剑英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___________

 

(2)80年代以后,________全面阐述“_____________”的深刻含义

 

2.“一国两制”的实践

 

(1)香港回归:________7月1日  

 

(2)澳门回归:________12月20日

 

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5.1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A

 

1.外交方针:新中国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针

 

2.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3.外交活动:

 

(1)建国第一年,同______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

 

(2)__________会议:1954年,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3)亚非________会议:1955年,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5.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1.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________

 

2.意义: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A

 

______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及其影响 B

 

1.背景——20世纪70年代,世界局势发展变化

 

(1)_______实力逐步增强;_______________力量发展壮大

 

(2)_________________受到挑战

 

2.外交成果:

 

(1)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__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_______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中日建交:_______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__________访问中国,签订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3.影响: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在国际上出现了和中国建交的热潮。

 

1.5.5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B

 

1.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政策调整:不结盟和对外开放

 

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

 

4.积极参与地区性组织的外交活动

 

(1)90年代以来,积极参加_________________的各项活动。

 

(2)为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2001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正式成立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古代史

 

第六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6.1古代希腊的地理环境和城邦制     A

 

1.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山多、地少,港湾众多,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

 

2.城邦制(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

 

1.6.2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B

 

1.民主制的发展历程

 

1)民主制的开端:___________,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2)民主制的确立:_______________(陶片放逐法)。

 

(3)民主制的顶峰:___________时期。

 

2.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1)基本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作程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是民主政体的充分体现

 

3.民主政治的意义

 

(1)促成雅典政治、经济、文化臻于极盛

 

(2)创造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发展积累经验。

 

4.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1.6.3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B

 

1.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1)罗马成文法的诞生:《___________》(罗马共和国时期),使审判、量刑有法可依,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2)罗马法的完备阶段:《_______________》(东罗马帝国时期)。

 

2.罗马法的作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系帝国统治。

 

(2)保护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重要影响,如:《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和美国《1787年宪法》等。

 

 

 

 

 

世界近代史

 

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1.7.1《权利法案》的颁布A

 

1.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资产阶级新贵族掌握了议会权力。

 

2.颁布:________年,议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

 

3.意义:确立____________________受到议会限制。英国建立了________政体。

 

1.7.2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B

 

1.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___________的国家元首。1721年,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19世纪中叶确立。

 

2.特点、原则: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____________,并与首相在政治上_____________。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1.7.3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 B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_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__________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________,由____________的领袖担任,有_______权和_________创议权。责任内阁制名义上是对______负责,实际上是对________负责。整个政治制度是以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

 

1.7.4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A

 

1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1)背景:独立战争结束后,邦联制无法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利益与主权

 

2)内容: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分别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掌握,三者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制约,体现出_____________的原则。

 

2.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宪法规定:美国是_________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权,各州保留__________

 

1.7.5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C

 

 相同:都是____________制度的表现形式,都体现了___________的原则。

 



























不同

 

英国

美国

国家体制

政体形式

 

 

政体特点

议会权力至上

国王统而不治

 

国家元首

产生方式

 

 

国家政府

政府首脑

     

        总统

 

1.7.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A

 

1.背景: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以来,经历了君主制和共和制的反复斗争。

 

2.内容: 1875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确立法国为_____________,标志着法国_____________的最终确立。

 

1.7.7《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A 

 

1.背景:18641870年,普鲁士王国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1871年成立德意志帝国。

 

2.内容:宪法规定帝国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1.7.8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B

 

同:都实行______________都是_______________制度的表现形式。

 

异:英国:确立了__________,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最终国王_________

 

德国:君主是实立宪为虚,体现浓厚的___________色彩。

 

第八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8.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 B

 

1848年初《____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____________指导,推动了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1.8.3巴黎公社的主要史实及其经验教训   A

 

1.起因: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普鲁士军队包围巴黎。

 

2.经过:______年3月18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企图偷袭国民自卫军的阵地,工人发动起义; 3月28建立了巴黎公社。

 

3.措施:由______________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性质:新型的工人政权

 

4.结果:5月28日被镇压。

 

5.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第一次伟大尝试。

 

世界现代史

 

1.8.4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A

 

1.背景

 

(1)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但仍处于落后地位;

 

(2)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沙俄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进程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2)《__________》:列宁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3)十月革命:______年11 月 6日,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___________的工人、士兵发动起义(停泊在涅瓦河口的“阿芙乐尔”号发出进攻_______的信号),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4)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在攻打冬宫的战斗中,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和平法令》《土地法令》,选举列宁为主席。

 

1.8.5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A

 

1.国内: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国际:为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第九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9.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A

 

1.背景:二战结束后,美国、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尖锐。

 

2.两极格局的形成

 

(1)政治上:1947年___________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2)经济上:美国提出_____________;苏联提出成立_________(1949年)。

 

(3)军事上: 1949年,___________成立;

 

1955年,__________成立: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美苏“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B

 

1.积极影响:两大集团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2.消极影响:美苏两国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1.9.3欧共体的形成 A

 

1.背景: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严重下降。

 

2.概况:1951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67年,合并为_________(合作开始于_______领域)。

 

3.影响:(1)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2)政治上:推行__________________政策,挑战了____________地位。

 

1.9.4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A

 

1.原因:(1)客观原因:_____________;推行_______________

 

       (2)主观原因:日本重视______________;利用________推动经济发展

 

2.表现:20世纪50—7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1.9.5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

 

1.正式诞生:_______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

 

2.影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_____________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构成世界_________的趋势之一。

 

1.9.6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 B

 

1.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____________经济、政治改革失败。

 

2.标志:_______年12月独联体成立,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瓦解。

 

1.9.7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及影响 C

 

1.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60—80年代

 

(1)欧共体的成立(1967)

 

(2)日本的崛起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961)

 

(4)中国的振兴

 

2.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

 

(2)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3)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