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主页>体育>成果信息> 详细内容

研究性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1-25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摘  要:研究性学习在中学体育中是对原有注入式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在实施过程中有许多问题。文章从遵循四条基本原则入手,探讨体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并通过四个具体步骤的分析,更合理地选择研究性学习为体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体育;研究;学习;教学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学受着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支配,基本是以知识注入为特征的教学传统模式。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没有交流互动、合作探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较大程度地限制。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学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体育教学的现状显然与新课改要求相距甚远,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研究性学习”教学形式的实施正是对原有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参与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专题或项目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有关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创造性认知活动。”[1]目前,研究性学习仍处于初创阶段,无论其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还是作为体育教学中一种渗透式的学习方式,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困扰和难题。
  在体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具有重大的价值与意义。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可以进行大量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主体性和创造性,使之不但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了体质,而且还获得了体育方法,有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
  要使“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很好地贯彻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一、自主学习
  体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充分钻研教材,引发思考。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改变过去依赖外部力量来进行学习的状态,必须充分发挥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广播操教学中,会的同学可以辅导不会的同学,采用分组辅导的形式所达到的教学效果要比教师一个人对众多的学生进行指导效果好,这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还可以把校内的训练课程与社会体育健身活动融合起来进行。[2]
  二、实践练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尤其如此。一个基本动作或训练项目的掌握必须经过自身的体验才能实现。如足球带球、和篮球投篮动作必须通过多次实践联系练习才能提高。因此,体育教学只有将实践落到实处,研究性学习才能成为现实。
  三、交流合作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要注意培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学生对研究所得到的成果或结论进行交流互动,并对一些不清楚或认识不深刻的问题做进一步深入讨论。例如在篮球课上,同学们必然会谈起姚明、奥尼尔等明星,也会联想到NBA的比赛规则,同时又会谈论CBA的比赛规则。相同的篮球联赛,却实行着不同的比赛规则,这是个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引导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比较这两种赛制的不同点。[3]
  四、创新意识
  中学生已经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引导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把自己对学习内容的不同看法通过自己的视角表达出来,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发挥其潜能。如对某一体育健身器材(跳绳、体操垫)进行功能拓展、利用家庭设备和物品进行健身锻炼等。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就自然发挥出来了。
  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构建研究性学习模式同样非常重要。其具体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四步:
  一、确定课题,激发兴趣
  确定研究课题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一般由体育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寻求与本专业探究内容,然后向学生提出探讨的问题并说明目的和要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研究的领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一个课题应包含多种选择,既为学生指定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方向,又给学生留有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如:在障碍跑中,教师为每组学生提供8个垫子、8个篮球、8个体操圈,由于垫子可翻,可爬;篮球可拍、可搬;体操圈可钻、可跳。因此,学生可以进行不同排列组合的障碍跑。
  二、分组研究,教师指导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分组协作”。确定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后,为确保这种形式的有效性,合理分组至关重要。教师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在分组过程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要妥善处理好不易为群体接纳的个别学生。教师要根据这些学生的特点,帮助选择一个能够相容的群体,从而使得“分组协作”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研究的桥梁。学生合理组成课题组后,应推选出组长、记录员、总结发言人,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选定的课题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组长领导组员制定研究方案,并不断鼓励组员展开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记录员要认真将每一位组员的发言记录下来。
  三、实践体验,互相评价
  针对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学生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并通过实践体验,对研究课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从而得出初步结论,然后在分别进行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及,就初步的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进行交流、总结,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最后通过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调控作用,优化学生的研究活动成果并能让学生审视自己的不足。评价的形式主要有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等。
  四、汇报成果,总结整理
  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自己的收获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书面材料或口头报告材料。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可以开讨论会、辩论会等。通过交流与研讨,同学们不仅共同享受成果,还初步学会了研究的方法,提高了科研能力,学会了分析与辩证的思考,学会了理解和宽容。最后,教师需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和总结。
  目前,研究性学习正以它特殊的魅力加入到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从体育学科教学的实际出发,适当地选用这种探究性学习方式,发挥它所的优越性[4]。体育教学的根本性改革,和对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探究。今后我们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努力为体育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作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周宏等.研究性学习[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19-120.
  [2] 崔荔.研究性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J].大家,2010,(10):118.
  [3] 曹可强.论体育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J].体育科研,2005,(3):112.
  [4] 王正然,单美玲,许晶,赵振东.研究性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109.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