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主页>体育>成果信息> 详细内容

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影响的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1-25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摘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家庭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因素之一,本论文从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运动处方和心理效应的关系、体育锻炼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体育锻炼对于中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心理学界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已有较长历史,学者们在关注心理健康内涵同时,对何种方式能有效促进人的心理健康进行了探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身体锻炼是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消除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1]。探讨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外运动心理学界的关注的焦点。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情绪和情感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重感情、讲友谊、充满自信等等,同时也是心理发展处于断乳期而生理发育逐步向成人过渡,是一个易受外界影响而出现问题的特殊群体。有资料显示我国当代中小学中34%有心理障碍,12.5%有心理缺陷,28.1%有心理异常,由此产生了许多家庭和社会悲剧[2]。所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方而的关注。本文希望在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关系之后,人们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可能是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效而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为保障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1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
  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已得到大多数研究的证实,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六方面:情绪状态;睡眠模式;自我概念与自尊;协调人际关系;治疗心理疾病以及培养意志品质来论述。笔者亦主要从这此方面探讨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积极作用。
  1.1改善情绪状态
  保持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体育锻炼作为改善情绪状态的一种方式,已经被广大的研究者和体育锻炼者所认可。Weinberg[3]的研究报道,30min的跑步使紧张、困惑、疲劳、焦虑、抑郁和愤怒等不良的情绪状态显著改善,同时使精力感保持在高水平;Roth[3]的研究表明,仅一次功率自行车练习就使健康和不健康的学生焦虑程度下降:还有研究认为5min的步行也有助于提高情绪状态。
  1.2改变睡眠模式
  有研究表明(Montgomery et al,1987),健康与慢波睡眠和非快速眼动运动呈正相关。还有研究显示(Horne,1981)身体锻炼对有规律锻炼者的慢波睡眠有促进作用,且锻炼时间与类型可能是锻炼与睡眠模式关系的重要调节变量。
  1.3强化自我概念与自尊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积极的自我评价,也依赖于愉快和自主支配的活动。自我概念对于社会的适应和人格的形成起很大作用。湃力[3]等以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而后调查自尊心项目的变化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学生自我概念的清晰程度显著增加。通过研究还进一步显示,运动可以提高人的自尊,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群体通常都能见到这种效果,运动对儿童自尊心有积极的影响,其最佳的运动方式是健身运动。
  1.4协调人际关系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是影响人的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育锻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羞怯等性格缺点,同时在运动中人们可以得到归属于群体的崇高感、亲情之间的伦理感、服从于规则的道德感、相互关怀和沟通的信任感、协作意识的独立人格,从而协调人际关系,以提高人的心理适应能力,扩大社会交往。
  1.5治疗心理疾病
  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既可以预防心理疾病,也可以治疗心理疾病,Morgan[4]等的报告指出:慢跑、摔跤能显著地降低体育锻炼者的抑郁。North[5]等研究还发现,一次性体育锻炼和长期体育锻炼均能有效地降低抑郁,且有氧和无氧运动均有降低抑郁的作用。
  1.6培养意志品质
  体育活动是有一系列随意动作所构成,在进行锻炼时,紧张、激烈的对抗产生一定的生理心理负荷,它要求参加者必须动员较大的(有时是极大的)意志努力,克服自身心理、生理与运动项目,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完成预定任务,使之达到统一,而在这个过程中,意志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2运动处方与锻炼心理效益的关系
  体育锻炼能够调节情绪,增进健康,治疗心理疾病。但是并非所有的运动都能取得良好的心理效应,许多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效应获得取决于运动处方中的锻炼形式、锻炼强度、持续时间、锻炼频率四大要素[6] [7] [8]。
  2.1体育锻炼的形式
  一般认为,身体锻炼形式应包括竞赛性运动或娱乐性运动,集体或个人运动,有氧、无氧运动或两类结合的运动。不同体育锻炼形式所产生的心理效益可能也不同,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不多。笔者认为,要取得良好心理效应的体育锻炼应具备以下四点:令人喜欢和愉快、有趣的运动活动;有氧运动或复式(有氧无氧相结合)运动;回避人际竞争的运动活动;可自定步调的运动活动。
  2.2体育锻炼强度
  身体锻炼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锻炼强度极大地影响着锻炼者的心理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大强度的运动往往会增加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因此,建议锻炼者应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
  2.3体育锻炼的时间
  专家指出,每次运动的时间至少20-30分钟,60-90分钟的运动也会产生理想的心理状态,但一次运动持续时间过长不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身体运动的总时间无限制,应坚持长期运动,只有长期坚持,养成习惯,才能获得所期望的心理效应。
  2.4体育锻炼的频率
  大多数研究所采用的运动频率都是每周2-4次,这主要是根据运动生理学的运动处方每周2-4次锻炼要求。最近美国运动医学学会提出健身健心运动的主要原则是:有氧运动,大肌群运动,规则、重复的方式,每周3-5次,最好每天1次,每次持续30-60min,强度达到50%最大吸氧量左右,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安排,每次运动的能量消耗为240-300kcal,;循序渐进,然后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和强度。

  3体育锻炼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3.1教师因素
  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方式以及其个人影响对学生的运动锻炼有着重要的辐射作用,这就要求广大体育教师应严于律己,精于教业,力争在形成学生锻炼兴趣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3.2学校因素
  体育锻炼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有着特殊作用,这是学校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干预手段,所以学校体育业已开展的课程体系改革,在重视锻炼中的心理素质培养和追求快乐体育的同时,不应过分淡化技术教学,这样也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因此,这也是值得深思的课题。
  3.3社会因素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运动的享受功能将更显突出,将逐步成为人们运动锻炼的主要动机。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追求身心的愉悦感也是极重要的锻炼目的,今后能够让中学生把体育锻炼视作一种享受手段,一种自我调节的方法,这也应当是素质教育朝着终身体育迈进的关键。
  4小结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心理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学生心理冲突和异常情绪行为的高发阶段,通过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的研究,可以发现体育锻炼对于中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于晶等.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4(4)
[2]赵玉梅,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中等教育研究论从,2006
[3] 转引自涂相仁等.体育运动的心理效应.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2(3):56-57.
[4]Morgan W P, Brown D R, Raglin J S et al. Psychological monitoring of overtraining  and  stalenes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1987:107-114
[5]North T C,Mc Cullagh P& Tran Z V.Effect of exercise on depression.Exercise and sports Science Review,1990,18:379-415
[6]李林等.运动处方与锻炼的心理效应(J).体育与科学,1998,(2):62-64
[7]邓荣华、颜军、金其贯.运动增进心理健康的机制及运动处方(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3):107- 110.
[8]周庆功.改善心理障碍的几种运动处方(J).体育与科学,1999,20(5):61-64

分享到:
【打印正文】